當前做農業的四大誤區,避免盲目上馬損傷無數
核心提示:現在農業熱,很多人就一頭扎進去了,卻也被套住了,到處哀鴻一片,尤其是這幾個誤區,要不得。誤區一:認為互聯網+就是趨勢有人
現在農業熱,很多人就一頭扎進去了,卻也被套住了,到處哀鴻一片,尤其是這幾個誤區,要不得。
誤區一:認為互聯網+就是趨勢
有人說,互聯網+農業是大勢所趨。但是去年倒了一片,很多還半死不活,大部分團隊配置不合理,用極高的成本拿投資人的錢買行業經驗。
農業和生鮮絕不是低門檻誰都能做的產業,一味強調線上能力和所謂的互聯網思維結果大多數情況下是非常凄慘的。從2015年股災以來倒下眾多生鮮電商和O2O公司共同的特點就是“不懂行”。
誤區二:產品優勢想當然
經常有朋友,說自己掌握了某種產品的源頭,價格非常有優勢,所以想大力地推廣產品。源頭的產品有稀缺性嗎?市場的需求大嗎?
另外,越是價格看上去有優勢的產品,在實際推向市場的時候越容易越賣越便宜,最后白忙活賺不到錢,又把產品的定位做低了。
誤區三:靠政府扶持,鉆政策空子
有人說現在扶持力度大,又給地又介紹資源,只要開始弄就肯定虧不了。我只想說政府的資源投入也是要有回報的,至少是你能幫政府出業績,所以通常會扶持龍頭企業和有發展潛力的創新企業,怎么可能給一個什么價值都沒有公司,真有那么好,哪里輪得到你?
誤區四:把情懷當飯吃,不聽專業意見
很多人因為情懷投身農業,看過一些案例,就覺得自己可以做了,今天挖山,明天挖塘,后天做花海,結果把錢投進去了,東西不成形,園子根本沒人來。這時候才想來做規劃,請專業人士作指導,然而很多基建已經很難更改了。
0 條相關評論
資訊推薦
資訊排行